2019下半年初中语文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一批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为2020年1月4日-5日,根据考试交流群的学员回顾,为方便广大教师资格面试考生考试,临沂中公教育特此整理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解析汇总。以下是2019下半年初中语文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一批。
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初中语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类文化源远流长,在灿烂的文学宝库中,有一种幽默诙谐的文题——寓言。对于寓言,同学们并不陌生,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字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揠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农夫和蛇”等)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板书标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读通课文。学习寓言的相关知识。
明确: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其他事物。
伊索及《伊索寓言》: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他与克雷洛夫(俄国)、拉•封丹(法国)和莱辛(德国)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相传伊索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自由,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最终遭到杀害。《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之名收集整理的希腊寓言故事集。
2.学生示范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从字词读音、朗读节奏、语气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3.全班齐读课文,读后复述寓言故事内容,并总结寓意。
(明确:课文最后一句话——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三)深入研读
1.找出课文中表现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语句。
明确: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2.品味关键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
(1)圈点勾画出关键词语,一“笑”、两“想”、三“问”。【板书:一“笑”、二“想”、三“问”】
(2)组织讨论:
①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明确:“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赫耳墨斯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的身价和荣誉,“想知道”是掩饰之辞,实际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②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笑”说明了什么?
明确: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的“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③“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明确:这段着意刻画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他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他竟然认为自己的身价能超过父亲——作为最高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话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势利的,阿谀奉承的,他这样猜度别人,足见其心灵的卑劣。
(3)默读课文,说说寓言中的赫耳墨斯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在句中填入切合寓言内容的修饰语:寓言中刻画的赫耳墨斯是一个_____的形象。
明确:如盲目自高自大、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等。【板书:妄自尊大、爱慕虚荣】
3.多角度提炼寓言寓意。
先总结“《伊索寓言》就是通过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故事得出道理的,在寓言的最后往往用一句精练的话点名寓意。”再引出白山先生的话,“但有些寓言后面的‘教训’,现在看来则显得牵强,我们在阅读时,不妨只从寓言故事出发,而不必用这些‘教训’来理解故事。”启发学生要多角度从故事中总结道理。如:
(1)人要有自知之明,清楚地认识自己;
(2)在一个岗位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3)人的价值不是通过地位的高低决定的,而是看一个人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
(4)不被人重视的人不等于没有价值。
(四)拓展延伸
寓意来源于故事,那如果故事的结尾不一样,那寓言的寓意会不会改变呢?思考: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只能算“添头”,白送后,内心是怎么想的?他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为这则寓言续写一个结尾,并思考寓意是否发生变化?全班交流。
(五)小结作业
1.学了本文之后,你的感想是什么?结合板书,师生共同总结。
2.作业: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本则寓言故事,并尝试续写故事。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是如何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的?
【参考答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伊索寓言》中的著名篇目,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个寓言学习的文本。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极为丰富的学习文本,除寓言外,还有童话、神话等。因此,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要求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本课的教学应关注到对寓言文体的了解(寓言的概念、特点等);对寓意准确而丰富多元的把握。因此,我设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②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故事情节;
③联系生活实际,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以上就是我对本道题的全部回答,谢谢各位考官!
2.你认为应该如何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答案】
语文能力的获得主要靠“学得”“习得”,而不仅仅靠老师的“教得”。围绕“听说读写”,语文教师常常是反复地教,可很多学生仍然是读书费解其意,不得要领。某些问题,知道了答案,但从真正掌握意义上说,还是不会。因此我认为,要想真正获得语文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对语文知识的情感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首先,情感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明确目的,全身心地投入,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那么这种自己当家作主的学习态度,才是获得语文能力的真正动力。
其次,良好习惯的培养。培养情感的过程是一个意志磨练的过程,当我们“乐其学”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就变成了习惯。学习语文应是自觉的、有兴趣,能动的惯性运动。
以上就是我对本道题的全部回答,谢谢各位考官!
初中语文《看云识天气》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吧!孔明究竟是靠什么借得十万支箭的呢?孔明是怎样知道会有大雾天气的呢?
小说里孔明当然是故弄玄虚了一番,其实他是通过观察天象才知道有大雾天气的。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看云识天气》吧。【板书标题】
(二)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课文,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顺课文解决字词,二是弄清“全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漫谈式谈话,师生共融,民主和谐。
(三)深入研读
科普说明文的学习,可以遵循规律,即:抓特征、理顺序、用方法、语言准。从以上四个方面去研读一篇文章,会更加清晰。
(1)自主探究:出示表格图,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填表,准确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表示的天气情况。
学生自行设计表格,在阅读中思考:a.共有几种类型的云。可以每个小组设计一种。设计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也可通过实物投影仪在班上讲述自己的设计和理解,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设计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课文。云分为两大类,按云的形态可分为晴天云和雨雪天的云;再按云的光彩分四种。只要顺序合理即可,设计的简洁些、详细些都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
(2)合作探究
a.能举例说明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吗?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b.能举例说明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吗?它们的作用如何?
学生可以讨论并畅所欲言,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按照不同的光彩,作者把云分为四种——晕、华、虹、霞。把它们之间的差别,进行了比较说明,这种作比较的方法更好地突出了云和天气关系的特征。许多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不仅使文章生动,更重要的是让云的特征更加鲜明。用词准确,“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往往”去掉可以吗?为什么?——体现语言的准确性。【板书 光彩:晕、华、虹、霞——作比较;姿态:卷云、积云——打比方;】
总结: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不仅了解了看云可以识天气的内容,还学习了怎样将事理说清楚,并把握住了一般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那就是:抓特征,理顺序,用方法,语言准。
(四)拓展延伸
想想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气象变化是我们可以预见的?
(五)小结作业(A、B任选一个完成)
A:仿写句子,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B:以介绍一种自然现象为内容写一则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认为语文的综合活动和其他科目的综合活动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语文的综合活动和其他科目的综合活动的不同体现在:基于文本、基于人文。
①坚持基于文本,分析文本中活动资源,并将其充分应用。可根据课文展开相应的活动设计,采用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加强其信息收集能力,快速提高其分析归纳能力,这样也能更充分地加强学生们的联想能力;再是采用单元延伸型,设计单篇文章时,可充分整合几篇文章或是整个单元中的各种教学内容,从而探寻相应的实践活动资源,再将此类资源充分利用。总之是要始终坚持从文本出发,回文本中去。
②坚持基于人文,人文资源应用于教学中,可为语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丰富的优秀资源,人文强调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类文化现象,人文性资源则强调的是文化世界中的物质文化及其精神文化。应该始终坚持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以上就是我对本道题的全部回答,谢谢各位考官!
2.说明文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①写法上,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如果是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就采用“时间”顺序,可由古及今或由今溯古。如果是解说事物的方位、形貌,就采用“空间”顺序。可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左往右,由南向北,由低至高等。如果为了阐明某些操作过程,就以“程序”为序,即按操作行为的先后标明序号逐一加以解说。若说明的目的是阐释事理,就要采用“逻辑”顺序:一般按照因果、主次关系来安排顺序。如《中国石拱桥》对赵州桥和卢沟桥的说明采用的是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逻辑顺序,《故宫博物院》对故宫建筑物的说明采用的是空间顺序,《大自然的语言》对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的说明采用的是时间顺序,而对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的说明则采用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逻辑顺序。
②语言上,准确、简洁、通俗。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文语言准确,并非一定得用确数,也可以用约数。比如“大约”“左右”“可能”“估计”,这些也同样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以上就是我对本道题的全部回答,谢谢各位考官!
初中语文《语言要连贯》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视频内容涉及两个人对话,一个人说话结结巴巴,句意不完整,而另一个人就听不懂他的话),然后让学生谈谈感受,学生由此得出结论:语言连贯才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人才会理解自己的想法。由此导入课题《语言要连贯》。【板书标题】
(二)写作指导
1.多媒体对比出示《昆明的雨》中写菌子的那部分文字,以及文字:“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请学生独立思考,这两部分文字是否足够连贯?
明确:
2.多媒体出示以下文字:“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不用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似做主的应该是我,不是他。”请学生独立思考,这段文字是否连贯?
明确:
教师总结:除了围绕一个主题,还应该有意识地使用一些提示语,提示着内容不断向下进行。如本段文字中的“可是”“比如”“就”“好似”等等,这类提示语包括关联词、代词等等。【板书:提示词】
3.请学生小组讨论,想想还有哪些方法能够使语言比较连贯,并举例。
明确:教师总结——段落清晰,一个段落写一个主题;段首由话题展开,段尾回扣话题(首尾呼应)等。【板书:段落清晰、首尾呼应】
(三)自主写作
以《节日》为题,写一段文字,要求有意识地使用能使语言连贯的方法。
教师给出写作要点:1.语言要连贯。2.抓住节日的特点,文章详略得当。3.注意文章结构清晰。
(四)写作评价
1.以小组为单位,互评作文,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评价要求:错别字;标点;病句;划出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小组推荐最好的作文。
2.教师将小组推荐的作文放在多媒体上分享并点评,侧重:描写是否围绕一个主题;是否使用提示词;是否使用其它比较好的方法。对于有优点的作文,教师应特殊表扬,以增强学生对语言使用的自信以及对写作的兴趣。
(五)小结作业
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搜集以“节日”为话题的名家名篇,读一读,并将课上未完成以及未完善的文章进行修改。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做到语言连贯有哪些技巧?
【参考答案】
语言连贯的技巧有以下几点:围绕一个主题、使用提示词、段落清晰、首尾呼应。
以写作《节日》为例。要围绕的主题就是“节日”,不管是中秋节、春节、元宵节、七夕节等,都要围绕这个节日展开记叙,不能写完节日的风俗,又去写其他不相关的内容。在进行记叙的时候,可以运用一些提示性的词语,这些提示性的词语可以是一些关联词,如“如果……就……”“不是……就是……”“不但……而且”,关联词的使用使得句子内容关系紧密且清晰,更容易让人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段落清晰指的是一个段落可以写一个主题,其实也是要求主题突出。首尾呼应是一种非常好用的方法,在一篇文章的开头、结尾或一个段落的开头、结尾都可以使用。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2.你的三维目标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知识与能力目标是了解能使语言连贯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赏、评、练等环节,运用使语言连贯的方法进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对语文写作的兴趣,提高对语言的审美。
由于这节课是一节写作课,所以本文重在教师为学生讲解写作技巧,从而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写作练习。虽然写作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但因为它难度较大,技巧性较强,所以需要学生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够提高,才会有兴趣独立进行写作。依据此,我确立本课的重点为运用语言连贯的方法进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难点为培养对语文写作的兴趣,提高对语言的审美。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点击进入>>>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解析汇总
关注临沂教师招聘微信号(linyijs),及时获取重要考试资讯,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临沂教师资格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