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19下半年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三批

学员回顾 2020-01-05 11:43:22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为2020年1月4日-5日,根据考试交流群的学员回顾,为方便广大教师资格面试考生考试,临沂中公教育特此整理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解析汇总。以下是:2019下半年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三批


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高中思想政治《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向学生列举以下几种情况:

小张的母亲病了,他向单位提出休假探亲,单位以他在本地结婚为由,不批探亲假;

小张工作的工厂既有刺耳的噪音,又有刺眼的电焊强光,工人向工厂要求发放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遭到厂长拒绝;

单位只给资格老的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小张等不在其中。

提问学生:以上情形是否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果你是当事人,你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带着这些问题,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因及措施

教师播放新闻视频:一女子在某地宾馆6楼窗户抛出条幅,条幅上写着“打击黑恶势力,讨回农民工血汗钱”挂出条幅后,该女子爬上宾馆6楼窗户,以跳楼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给自己维权讨薪。

教师提问:这一事件对于社会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要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我国的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实现平等就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

教师提问:应该如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从国家来说,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着力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从企业者来说,增强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遵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规定,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从劳动者来说,自觉地履行义务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2.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益

组织法律小讲堂活动,请学生分析小讲堂中的案例是否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果是,侵犯了什么权益?然后,请学生归纳一下我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环节三:巩固提高

小组讨论:发生劳动纠纷以后,劳动者有哪些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师总结:教师按照以下表格内容,总结劳动纠纷解决的主要方式。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因及措施以及我国劳动者享有哪些权益。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更有利于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作业:运用互联网等工具,收集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同时分析案例中的劳动者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下堂课和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简述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1.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信息,确保用人单位的合法性;

2.劳动合同要采取书面形式签订;

3.试用期内也应当签订劳动合同书;

4.劳动合同的内容要全面、翔实;

5.为保护劳动者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应向劳动关系所在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申请。

2.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知识目标】

知道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因,掌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具体措施。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养成守法和依法办事的意识,树立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高中思想政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歌曲《爱我中华》导入,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有什么感受?我国今天大团结的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引导:歌曲的确表达了56个民族团结统一,共同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然而,这样的局面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基于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而形成的,从而导入本节课的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我国的历史和国情

(1)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提问学生:从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上看,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后各抒己见。教师总结观点,从我国历史进程上看,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多媒体展示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现状的文字案例,提问学生:我国当前的社会的现实情况是怎样的?这样的现实情况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学生通过对案例分析,同桌之间交流后得出结论。教师进行总结:我国当前民族众多,分布广泛,给我们的祖国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展示我国民族关系发展进程史的相关记录片,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纪录片的内容,概括出我过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学生观看纪录片后回答。

教师总结并追问: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有哪些?学生通过讨论后回答,并由教师进行总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教师继续追问:除了这两个原因之外还有没有小组进行补充?学生小组积极思考同桌交流后进行补充:还有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教师总结升华:正是综合了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才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环节三:巩固提高

展示新疆“7.5事件”的文字案例,提问学生:当民族团结受到威胁,面临侵犯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该怎样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做出自己的努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了解了我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懂得了作为青年一代要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做出自己应有的行动和努力。

作业:请同学们课下收集关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事例,写一篇关于如何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小论文。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三者之间关系如何?

【参考答案】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三者之间关系是: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难点】

充分体会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树立起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增强民族责任感。

高中思想政治《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采用复习法导入的方式:上节课对中华文化的独特性进行了学习,知道了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特点与科学技术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见证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独特性及其在世界文化中的非凡地位与重大贡献。本堂课我们继续学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第二特性: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区域文化差异的成因

教师向学生展示两组图片并提问:同学们从图片中看到哪些自然景象?学生回答后,教师带领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详细观看前一组江南水乡的图片。提问学生:通过观赏图片,大家有没有发现,吴越文化与什么东西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总结:大家应该发现了,江南水乡最多见也是最不可缺少的东西,就是——水。亭台楼阁,假山园林的修筑都是傍水而立。吴越地区河网纵横,其文化自然与水有着密切联系。这些从其音乐、文学、山水画作、园林建筑、生活习惯与爱好等方面均可看出,水为江南带来的优雅文化内涵。

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后一组滇黔地区的山寨图片。提问学生:从图片发现了什么特征?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少数民族元素较多。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滇黔地区会有这种文化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历史上,西南地区属于边地,因交通不便,与内地交往不甚密切。加上云贵高原地势险要,地形复杂多样,多民族交错杂居,因而滇黔文化含有特定的多元化民族特性。

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都是多种文化交融的产物,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从“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的意义上,说明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的差异,同样体现了各地区的文化受到各地自然条件、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同的区域特征。通过这组文化对比,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师播放各地区民歌,并提问: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呈现出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各地区的民歌既有自身的特色,又受到流行歌曲文化的影响。

和音乐文化一样,我国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环节三:巩固提高

文化小讲坛:自己家乡的自然条件具有哪些特征,当地文化与这些自然条件具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地理环境为地域文化的形成提供基础条件。文化的形成都是发生在一定的地域中,这个地域的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着该地区内文化的形成;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减缓作用。环境的差异性,使地理环境赋予不同地区以不同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因此也生产不同的文化。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域文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地域文化的形成都是许多文化交融的产物,且又保持各自的特色。这些地域特色其实是因为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因素而形成的。

作业:收集其他地区文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下次课分享给同学。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简述地域文化与自然地理的关系。

【参考答案】

地理环境为地域文化的形成提供基础条件。文化的形成都是发生在一定的地域中,这个地域的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地区内文化的形成;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减缓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自然条件的优越与否影响着文化的发展。环境的差异性,使地理环境赋予不同地区以不同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因此生产方向也将不同。

地域文化形成的首要条件就是自然环境。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人在自然中寻讨生计得以生存,越是人类生活的早期,作用越大。不同的地理条件所产生的风俗也必然不同。长久的发展,会形成独特的生活文化饮食作业的习惯。特定区域的人群将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在这样情况下产生的区域文化最具历史的深度、广度和高度。

2.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知识目标】

了解中华文化形成的原因;理解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差异。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锻炼综合分析能力,提升对中华文化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点击进入>>>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解析汇总

 

 关注临沂教师招聘微信号(linyijs及时获取重要考试资讯,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临沂教师资格考试网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考试公告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公告 资格认定公告 考试动态 信息汇总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