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小学科学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四批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为2020年1月4日-5日,根据考试交流群的学员回顾,为方便广大教师资格面试考生考试,临沂中公教育特此整理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解析汇总。以下是:2019下半年小学科学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四批
小学科学《简单电路》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出示电光棒,请学生说出在哪些场合见过,引起学生的共鸣,(故作神秘)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师打开开关,电光棒亮了),为什么会亮呢?(电池、灯泡、开关、导线),拆开电光棒验证想法,顺势导入新课——《简单电路》。
环节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认识电池、灯泡的结构
(1)活动前
提问:电池都是什么样的?灯泡又是什么样的?
(2)活动中
电池的正负极和灯泡的结构。(学生小组实验、讨论、观察、记录表格)
(3)活动后
总结:电池通常为圆柱形,有正负极。灯泡则有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
活动二:简单电路
(1)活动前
电池、小灯泡、导线是怎样安装连接的?尝试用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电路。
(2)活动中
动手操作,完成安装。(小组合作)
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把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我们的小灯泡亮了!
(3)活动后
总结:像这样由电池、灯泡、小电动机等用电器、导线组成的电路是最简单的,我们把它们叫做简单电路。
练习: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环节三:巩固提高
刚才我们只让一个灯泡亮起来了,如何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呢?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开放性作业:试着画出红黄绿信号的的电路结构图。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述电路的组成。
【参考答案】
电路由电源、开关、连接导线和用电器四大部分组成。实际应用的电路都比较复杂,因此,为了便于分析电路的实质,通常用符号表示组成电路实际原件及其连接线,即画成所谓电路图。其中导线和辅助设备合称为中间环节。
2.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说明,这节课你如何实现你的教学目标的?
【参考答案】
本节课旨在掌握安装简单电路的技能,所有我会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完成相关的电路安装,并根据教材安排,引导学生思考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鸟类动物的特征》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孔雀、老鹰和蝙蝠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动物吗?它们都是鸟类吗?如果不是,那鸟类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顺势导入新课——《鸟类动物的特征》。
环节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寻找鸟类的共同特征
(1)活动前
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动物。观察常见的几种鸟,怎么找出他们的共同特征呢?
是不是所有的鸟都会飞?它们的身体形态有什么特点?它们是怎么摄食的?它们是怎么繁育后代的?
(2)活动中
分别展示老鹰、鸵鸟、孔雀等鸟类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从身体表面、运动方式、生育后代的行为几方面进行观察。(学生小组观察、讨论、记录表格)
(3)活动后
总结出鸟类的共同特征有: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
活动二:判断哪些是鸟类
出示课本中蝙蝠、蜂鸟、鹤、猫头鹰、蜻蜓、蝴蝶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辨识哪些是鸟类?并说出依据(蜂鸟、鹤、猫头鹰是鸟类,蝙蝠属于哺乳类,蜻蜓、蝴蝶属于昆虫)。
环节三:巩固提高
提问学生判断鸟类的依据。学生总结利用鸟类的共同特征来判断哪些是鸟类,哪些不是鸟类。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作业:课后思考题,1.干旱时期,许多水塘和河流会干涸,一些开花结果的植物会死亡,这对于具有哪种类型喙的鸟的生活产生影响?2.假设在干旱时期,一种鸟有较短的喙,能磕开一些具有坚硬外壳的种子,这种喙有什么优点?以及阅读“科学在线”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下堂课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能列举鸟类其他的特点吗?
【参考答案】
体表被羽,身体呈流线型,有角质的喙,骨骼中空,具有龙骨突,前肢特化为翼,双重呼吸,直肠很短,体温恒定。
2.干旱时期,许多水塘和河流会干涸,一些开花结果的植物会死亡,这对于具有哪种类型喙的鸟的生活产生影响?
【参考答案】
水塘和河流干涸,水中的食物缺乏,这对于汤匙类型的鸟类生活有影响;一些开花结果的植物会死亡,这对于尖嘴钳子类型、镊子类型的鸟,生活有影响。
小学科学《结晶的分离实验》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件礼物。(出示做好的彩色树枝)喜欢吗?想不想知道这漂亮的彩色枝条是怎么做成了的?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个结晶的分离实验。
环节二:新课讲授
活动:制作漂亮的树枝
(1)我们上节课研究了固体的溶解和分离,老师刚刚给大家展示的彩色树枝,就是利用物体在热水中能够溶解、降温后又与水分离的性质制作的,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我们的课本,思考我们应该怎样探究实验?怎么来制作彩色枝条?
(2)学生讨论,设计实验:第一步,热水中加盐进行溶解。第二步,在热盐水中加入绘画颜料,使溶液着色。第三步,把不同颜色的热盐水分别倒进小碟子里,再把小树枝浸在盐水里,让盐水慢慢蒸发。
教师提问:在加盐进行溶解时,要溶解到什么程度呀?(要加到物体不再溶解为止)。
教师总结:科学上叫饱和溶液,结晶是指溶液达到饱和状态以后,因为降温或者溶剂减少,溶质就能成为一定几何形状的固体而析出的过程,溶液的浓度太小,最后晶体析出的少,所以一定要溶解成饱和溶液。
两个同学为一组进行实验探究。注意取用热水要小心,加入固体搅拌尽量不要碰器壁,一定要加到物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小组完成实验探究。
(3)教师组织同学们做好后放在教室后面的架子上,说明过两三天同学们就可以看到彩色的树枝。那时候我们用漂亮的树枝一起来布置我们的教室。
环节三:巩固提高
同学们刚刚进行实验都很认真仔细,想不想自制糖块?结合你们桌上的器材,小组交流实验思路。
环节四:小结作业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研究了结晶的分离实验,大家可以想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运用了固体的溶解、结晶。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怎样提炼出海水里的盐?
【参考答案】
提取的方法是将海水引入海滩上的盐田里,利用日光和风力逐渐使水蒸发,慢慢浓缩,使食盐呈结晶析出,结晶出的氯化钠还含有一些杂质,再进一步利用化学工艺除杂得到可食盐。
2.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老师,你如何让科学走进生活?
【参考答案】
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块知识,这些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科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我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努力开创教与学的新局面。
第一,走进大自然学习科学知识。我会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比如,在学习生物的知识时,我会给学生布置预习的任务,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对身边的生物展开调查,学生从中学到了“活”的知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第二,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知识带进课堂。学生虽然还小,但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这些都是无形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我会利用这一资源,既让学生感到熟悉和亲切,从而乐于学习,也使课堂教学避免了满堂灌的形式。比如学习关于物理、化学等知识时,我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积极发言,气氛热烈,知识得到升华。
第三,运用科学课上学知识服务于生活。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于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我会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们去完成。
点击进入>>>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解析汇总
关注临沂教师招聘微信号(linyijs),及时获取重要考试资讯,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临沂教师资格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