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临沂事业单位卫生类考试—药学专业知识每日一练(4.14)
临沂中公医疗卫生网整理了医学专业知识_医疗事业单位考试练习题,方便大家复习和备战2020山东各地市事业单位卫生类招聘考试!本文介绍:2020临沂事业单位卫生类考试—药学专业知识每日一练(4.14)
1. 评价药物吸收程度的动力学参数是:
A.药-时曲线下面积
B.清除率
C.消除半衰期
D.表观分布容积
2. 关于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错误叙述为:
A.配伍变化包括物理、化学与药理学方面的变化
B.药理学方面的配伍变化又称为疗效配伍变化
C.能引起药物作用的减弱或消失,甚至引起毒副作用的增强的配伍称为配伍禁忌
D.物理配伍变化往往导致制剂出现产气现象
3. 药物的作用强度,主要取决于:
A.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
B.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C.药物排泄的速率
D.药物在靶器官的浓度
4. 下列注射方式中,可克服血脑屏障使药物向脑内分布的是:
A.静脉注射
B.鞘内注射
C.皮下注射
D.腹腔注射
5.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防止物理化学配伍禁忌的处理方法:
A.改变贮存条件
B.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
C.改变药物的调配次序
D.用螺内酯可消除安定剂与杀虫剂药物的毒性
6. 生产注射剂时常用活性炭,以下不属于活性炭的作用的是:
A.提高澄明度
B.增加主药稳定性
C.吸附热原
D.助滤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药-时曲线下面积主要评价药物的吸收程度。
2.【答案】D。
3.【答案】D。解析:药物对靶器官的作用强度,取决于靶器官的药物浓度。
4.【答案】B。解析:鞘内注射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在腰穿时将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直接注入蛛网下腔的方法就是鞘内注射。
5.【答案】D。
6.【答案】B。解析:活性炭对热原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同时又有助滤、脱色作用,因此也可提高澄明度等,但对主药的稳定性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