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临沂事业单位卫生类考试—临床专业知识每日一练(6.10)
临沂中公医疗卫生网整理了医学专业知识_医疗事业单位考试练习题,方便大家复习和备战2020山东各地市事业单位卫生类招聘考试!本文介绍:2020临沂事业单位卫生类考试—临床专业知识每日一练(6.10)
1. 初产妇,妊娠38周,阵发性腹痛20小时,10~12分钟宫缩一次,持续30秒,宫口开大2cm。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的原因是:
A.子宫收缩对称性异常
B.子宫收缩节律性异常
C.子宫收缩极性异常
D.子宫收缩缩复作用异常
2. 不属于临产后正常宫缩特点的是:
A.节律性
B.规律性
C.对称性
D.极性
3. 临产后的宫颈变化,正确的是:
A.宫颈管消失过程是先形成漏斗状,逐渐短缩直至消失
B.初产妇宫颈管消失与宫口扩张同步进行居多
C.经产妇宫颈管先消失,宫口后扩张居多
D.前羊水囊形成使宫口不易扩张
4. 枕先露时,通过产道最小径线是指头的:
A.枕额径
B.双顶径
C.枕下前囟径
D.枕额径
5. 关于枕先露的分娩机制,正确的是:
A.胎头进入骨盆入口时以枕下前囟径衔接
B.胎头降至骨盆底时开始俯屈
C.当胎头在中骨盆开始内旋转
D.宫缩和腹压促使胎头仰伸
6. 临产后进入第二产程的主要标志是:
A.胎头拨露
B.胎头着冠
C.肛门括约肌松弛
D.宫口开大10cm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妇产科学正常分娩中影响分娩的因素。本例宫缩持续时间短(<30秒),间歇期长(>5~6分钟),为子宫收缩节律异常(B对)。子宫收缩的对称性(A错)是指宫缩源于两侧宫角部,以微波形式向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向子宫下段扩散,均匀协调地扩散至整个子宫,本例没有提及对称性。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依次减弱,此为子宫收缩的极性(C错),本例与极性无关。宫缩时,肌纤维缩短变宽,间歇期不能恢复至原长度,经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使宫腔的容积逐渐缩小,迫使胎先露下降和宫颈管的变短,此为缩复作用(D错),本例与缩复作用无关。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妇产科学正常分娩中子宫收缩力的特点。临产后正常宫缩特点:(1)节律性(A对);(2)对称性(C对);(3)极性(D对);(4)缩复作用,因此规律性(B错,为本题正确答案)不属于临产后正常宫缩特点。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妇产科学正常分娩中临产的表现。临产后规律宫缩牵拉宫颈内口的子宫肌纤维及周围韧带,加之胎先露部支撑使前羊膜囊呈楔形,致使宫颈内口水平的肌纤维向上牵拉,使宫颈管形成漏斗状,此时宫颈外口变化不大,随后宫颈管逐渐缩短直至消失。初产妇多是宫颈管先缩短消失,继之宫口扩张。经产妇多是宫颈管缩短消失与宫口扩张同时进行(A对BC错)。由于子宫下段的蜕膜发育不良,胎膜容易与该处蜕膜分离而向宫颈管突出形成前羊膜囊,加之胎先露部衔接使前羊水滞留于前羊膜囊,协同扩张宫口(D错)。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妇产科学正常分娩中枕先露的分娩机制。在胎头的4条径线中,除最大横径双顶径(9.3cm)外,枕下前囟径(9.5cm)<枕额径(11.3cm)<枕颏径(13.3cm),可见枕下前囟径(C对)是最小的,再通过产道时,胎头总是以最小的径线来适应产道,因此胎头以较大的枕额径衔接后,胎头从半俯屈位进一步转为俯屈位,以便以较小的枕下前囟径顺利通过产道。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妇产科学正常分娩中枕先露的分娩机制。枕先露分娩时,胎头以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以枕额径进行衔接(A错)。当胎头降至骨盆底时,原处于半俯屈位的胎头枕部遇到肛提肌阻力,借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B错)。内旋转从中骨盆平面开始(C对)至骨盆出口平面完成。宫缩和腹压使胎头下降(D错),仰伸是宫缩、腹压、肛提肌、耻骨弓共同作用的结果。
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妇产科学正常分娩中第二产程的表现。当宫口开全10cm(D对)时,标志第二产程开始。随产程进展,会阴体逐渐膨隆和变薄,肛门括约肌松弛,出现胎头拨露,继而出现胎头着冠。胎头拨露(A错)、胎头着冠(B错)及肛门括约肌痉挛(C错)均是在第二产程的过程中出现,但不是临产第二产程的标志。
点击进入>>>2020年6月临沂事业单位卫生类考试专业知识汇总[每日一练]
点击进入>>>2020年5月临沂事业单位卫生类考试专业知识汇总[每日一练]
相关内容推荐>>>
关注临沂医疗卫生招聘微信号(lywszp),及时了解相关考试资讯,更多信息请访问临沂医疗卫生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