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

首页 > 事业单位 > 招考信息 > 招聘公告 >

2021年烟台莱州市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

莱州政府 2021-02-24 09:33:43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2021年烟台莱州市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是内容详情。临沂中公教育为大家提供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告、报考指导等信息。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1月15日在莱州市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莱州市市长 李勇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中共莱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力“六稳”“六保”,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稳住了经济运行“基本盘”,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74.1亿元,增长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2亿元,增长3%;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排名第48位。

一年来,我们众志成城抗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平稳。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时间成立疫情处置领导小组,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切断疫情输入和传播渠道,保证重点人群应管尽管、患者应治尽治;6家企业成为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3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为全国疫情防控贡献了“莱州力量”。进入常态化防控后,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坚持闭环管理、人物同防,加强冷链物流管控,全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实现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治愈患者零复阳。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促转调,产业动能持续转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化工产业,编制完成银海化工产业园总体规划、详细规划,采用ABO模式,引进央企国企参与园区整体开发、建设、运营和招商。石材产业,出台促进石材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绿色矿山建设、砂石骨料加工企业、石材加工行业标准,狠抓环境综合治理和“散乱污”企业整治,完成矿山环境修复治理15处。黄金产业,黄金机械制造、黄金博物馆建成投用,沿海观光带修复提升工程顺利推进,实现产业链向装备制造、黄金旅游延伸。机械制造业,按照“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思路,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302台(套),实施技改项目80个,3家企业的产品获得全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核心零部件认定。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助企业,护航发展持续发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年减税降费7.7亿元、提供转贷资金11.4亿元,争取中央直达资金、专项债券等11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4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7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95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瞪羚企业5家。1家企业进入上市备案辅导阶段,8家企业在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海尔海创汇产业加速平台落户我市,孵化落地企业14家。依托亚投智库,实施第二期企业管理升级工程,打造样板企业31家。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59.7亿元,增长4.2%;工业增加值增长9.8%,我市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和中国县域科技创新百佳县。

一年来,我们精准高效抓招引,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创新云推介、云洽谈、云签约等“双招双引”新模式,举办第30届月季花节项目推介、莱州(青岛)城市形象推介等活动10多次。新签约重点项目35个,其中“三类500强”和过10亿元项目26个,实际到位内资13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3亿美元。开工市级重点项目56个,完成投资65亿元。9个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和补短板扩内需盘子,6个项目纳入省“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拟选名单。设立人才工作站3处,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62名,与山东科技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一年来,我们加大投入强基建,设施承载持续提升。重大基础设施实现突破,潍烟高铁开工建设,青平莱城际铁路接轨工程纳入上级规划,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完成70%。山东港口集团收购中海港务60%股权,莱州港融入全省港口一体化发展。完成小莱线、柴莱线大中修。实施小沽河向赵家水库调水、王河水厂改扩建和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新建110千伏变电站2座,改造线路431公里。新建开通5G基站228个。城市设施全面提升,中电投集中供热项目开工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主体完工,新建改造城区道路2条,绿化、亮化13条,增设红绿灯9处,建成城市文明出行劝导站2处。

一年来,我们凝心聚力兴乡村,农业农村持续向好。突出抓好产业振兴,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70家,新增16个“三品一标”认证;落实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改造老龄、郁闭果园1.5万亩,建成示范园11个,小草沟苗木入选中国苹果产业百大品牌,琅琊岭生态园获得“中国好苹果”大赛四项大奖;登海种业创造全国夏玉米最大面积亩产高产纪录。统筹推进生态、人才、文化、组织振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清底”活动,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美丽村居建设试点7个,通过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验收;培训涉农人员1.8万人次,新增齐鲁乡村之星、烟台乡村之星4名;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50个,组织文化惠民活动1.3万场次。我市被评为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市。

一年来,我们千方百计惠民生,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年民生投入43.6亿元,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市。社会保障持续加强,发放基础养老金3.3亿元、城乡低保金5171万元、特困人员供养金4098万元、计生扶助金1.1亿元。脱贫攻坚成效明显,“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全面巩固,4742户、7424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38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摘帽出列。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2处、普惠性幼儿园5处,改造农村校舍3处。卫生水平全面提升,人民医院老年病房楼、中医国医养生康复楼主体完工,镇街卫生院完成优化调整。宜居环境不断改善,完成棚户区拆迁1860处,新增规模化供水村庄120个、通户道路硬化村庄904个,完成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

一年来,我们毫不动摇守底线,和谐局面持续巩固。扎实开展环渤海综合治理,完成1569个入海排污口问题整改,近岸海域水质稳步改善。狠抓大气污染防治,PM10、PM2.5分别下降15.5%、10.8%。加强自然资源管理,拆除违建2.8万平方米,处置“三闲”土地391.3公顷。全面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整治,查改安全隐患1.2万处。加强金融风险防控,研究制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处置非法集资意见措施,稳妥推进困难企业重整重组,不良贷款率下降到2.5%。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打掉涉恶团伙7个,完成上级交办线索“清零”。信访维稳、森林防火、食品安全、防汛抗旱等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大局保持稳定。

一年来,我们一以贯之改作风,政府职能持续转变。制定政府党组“三重一大”议事决策等规章制度,邀请法律顾问和利益相关方参与政府议事决策,推动决策法治化、科学化、民主化。深化流程再造和“一次办好”改革,1000多项服务事项入驻政务服务中心。认真落实市委决策,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主动加强与市政协的协商,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66件。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一般性支出压减20%。对疫情防控、助企纾困、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进行审计,保证了资金安全。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狠抓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维护了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回顾“十三五”,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222亿元、262亿元和2062亿元,分别是“十二五”期间的1.4倍、1.2倍和1.2倍,获得“国字号”荣誉30多项。

我们始终坚持创新发展,致力结构调整,产业质效更加突出。三次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9.5:52.1:38.4调整为12.9:44.5:42.6。工业实力不断增强,化工、黄金、石材、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6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64家;新增主板上市和境外上市企业各1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347家;培育省级以上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48家。服务业升级不断加快,一批服务业项目建成投用,带动商贸、旅游、物流等产业蓬勃发展,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05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4倍,我市入选中国县域消费百强榜。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增国家级海洋牧场2个、省级以上畜禽标准化示范场30个、烟台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4家,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

我们始终坚持协调发展,致力城乡统筹,承载能力更加完善。按照“城乡一体、以城带乡”的思路,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4平方公里和55.3%。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完成21条国省县乡道路大中修;华电港专用码头建成投用,朱旺港开辟集装箱业务;A3通用机场进入全省规划;完成53座水库除险加固,调引客水5116万立方米;华电二期投产发电,新建改造变电站26座、电网885公里;铺设天然气管线200公里,新增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城乡面貌持续提升,城区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全面升级,新建改造市政道路、背街小巷19条,建成垃圾压缩站25座,广场、公园数量达到40个,城市绿化率超过40%,获得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市称号。乡村“五大振兴”协同推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17处,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8个,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村庄全部“清零”。

我们始终坚持绿色发展,致力环保整治,生态质量更加优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取缔塑料加工业户1769家;停产整顿石材加工企业2337家,关闭封堵矿山坑口232个,石材行业污染、无序开采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关停取缔、规范提升企业4702家,取缔10吨以下燃煤锅炉;自然保护区违建问题完成整改,湿地公园非法围填海养殖全部拆除,黄金固废堆存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治理矿山47处,造林绿化8.4万亩,打造省级以上森林镇村19个;深入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劣五类水体全面消除,主要河流流域环境持续改观,近岸海域水质稳定达标。化工、铸造、养殖等领域整治成效明显。

我们始终坚持开放发展,致力“双招双引”,后劲活力更加充足。持续优化内部环境,经济开发区整合成立,银海化工产业园获得省政府批复,成为“双招双引”主阵地;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出台制造业强市、上市挂牌、招才引智等政策,各类市场主体达到8.4万户,年均增长10.5%;狠抓“诚信莱州”建设,在全国县级信用综合指数中位列第8位。加大“双招双引”力度,累计引进过亿元项目136个,“三类”500强企业30家,实际使用外资6亿美元,外贸进出口492亿元,跻身中国未来投资潜力百佳市;引进泰山学者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68名,设立驻外人才工作站13处,与42所高校达成合作协议,创建烟台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处。

我们始终坚持共享发展,致力社会事业,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累计民生投入243.4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9万元、2.4万元。社会保障持续巩固,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救助标准持续提升,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和补贴2.8亿元,社会保障人数达到83万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建改造校舍21万平方米,完成中小学化解大班额和改薄,新建改造幼儿园36所;实施人民医院、中医院扩建工程,提升改造乡镇卫生院5处,累计报销医疗费用29.6亿元;镇街养老院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摘得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冠”、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通过省食品安全市验收。信访维稳、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治安形势总体平稳。统计、史志、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民兵预备役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十三五”期间,我们一起顶住了爬坡过坎、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克服了经济下行、环保约束趋紧等困难,取得了弥足珍贵的成绩。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一心、拼搏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驻莱部队、驻莱单位以及所有关心支持莱州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市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部分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思想不解放、服务意识差,庸懒散、推绕拖等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营商环境;发展质量效益不高,传统型、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企业创新投入不足,新旧动能转换任重道远;发展氛围不浓,招商引资特别是招大引强成效不明显;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金融风险、环境保护等问题依然突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刚性支出持续增加,社会事业与群众期望还有差距。我们坚信,有市委的坚强领导,有全市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开辟莱州发展新局面。

二、“十四五”时期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面向未来五年,我们向大会提交了《莱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请一并审议。

“十四五”时期,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朝着基本建成质效双优的制造业大市、陆海联动的海洋经济大市、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大市、特色彰显的文化旅游大市、充满活力的滨海开放城市、生态文明的宜业宜居城市阔步前行!

(一)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构建彰显莱州特色、充满创新活力、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十四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不低于烟台平均水平,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左右,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二)改革开放实现新跨越。全面深化各项改革,确保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更加优化、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积极营造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开放环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构筑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到2025年,累计使用外资6.5亿美元以上,完成进出口600亿元以上。

(三)社会文明实现新跨越。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时,抓实抓牢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和增强群众精神力量相统一,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厚德莱州”品牌更加响亮。

(四)生态建设实现新跨越。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严守生态红线,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明显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景美的美好家园,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以上,单位能耗、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上级要求。

(五)民生事业实现新跨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提高,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盯紧群众关注的重大基础设施,强力推进潍烟高铁、青平莱城际铁路、莱牟高速、莱青高速、省道218改线等重大项目,打造区域交通枢纽城市。

(六)治理效能实现新跨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莱州、平安莱州、和谐莱州。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确保经济持续发展、社会长治久安。

各位代表,实现“十四五”美好愿景,最根本的保证是依靠群众,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群众。我们将进一步凝聚全市群众的智慧力量,树立必胜信心,继续埋头苦干、奋勇争先,共同开创莱州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2021年政府工作安排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承前启后,意义重大。主要工作安排是:紧紧围绕市委总体工作部署,突出“发展主题、民生主线、底线主责”,积极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群众幸福感、社会和谐度。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左右,外贸进出口增长7%左右,实际使用外资稳定增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左右和7%以上,各项控制性指标均达到上级要求。

(一)聚焦强市,抓牢发展主题,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着力打造营商环境、招引成效“双优”,动能转换、发展载体“双强”的发展格局。

以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围绕企业普遍关心的审批、科技、金融、政策等方面,不断优化服务。优化审批服务,深化流程再造,精简审批环节、调整审批时序、压减审批时限。加快推进网上审批,推行“一网通办”,实现政务服务网办率、综合受理事项覆盖率“两个百分百”。完善政务服务评价机制,做到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评判。优化科技服务,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大科研投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6个,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新增烟台市级以上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5家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新培育单项冠军、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10家以上。优化金融服务,健全政银企沟通机制,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严禁盲目抽贷、断贷、设立不合理贷款条件。发挥融资担保公司、中小企业转贷基金作用,积极引进各类基金,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力争主板上市实现新突破。优化政策服务,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等扶持政策,对上争取的政策资金、土地和能耗指标,优先支持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实施企业管理升级三期工程,筛选打造标杆企业50家,帮助企业规范提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继续实施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真心关爱企业家,让广大企业家在莱州心无旁骛干事业、踏踏实实谋发展。

以更大力度推进动能转换。坚持以“四新”促“四化”,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化工产业,加快银海化工产业园建设,引导化工项目向园区集中,对园区外项目实行“禁批、限扩、关散、促转”,对新入园项目从环保、能耗、税收、投资强度、产业链配套等方面严把质量关,力争落地一个项目、引进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石材产业,围绕“开采数字化、加工园区化、项目标准化、产业无废化、修复生态化”的要求,科学设置矿权,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快石材产业园区建设,按照“关停取缔一批、改造整合一批、引进新建一批”的思路,整合提升涉石企业。积极引进科技型、环保型废渣、废料、锯底泥综合利用企业,实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黄金产业,重点抓好总投资376亿元的山东黄金产业基地、73亿元的瑞海矿业和47亿元的汇金矿业等项目,加快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引进尾矿综合利用项目,推动黄金精炼项目落地,进一步推进黄金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机械制造产业,进一步规范小型装载机行业秩序,加快推进云内动力项目,拉长产业链条。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加大投入、膨胀规模、拓展市场,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培育木工机械、化工机械、石油机械、专用工具等特色机械制造产业,支持企业做精主导产品,巩固特色产业优势。

以更大力度开展“双招双引”。突出实体经济这个主攻方向,全员参与,强力攻坚,不断积蓄发展后劲。突出招商重点,认真梳理化工、黄金、石材、机械加工等重点产业的上下游企业,抓住关键环节,列出清单,提高招商精准度。用好特色资源,积极招引文化旅游、生物育种、商贸流通、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积极培育高新产业,推动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明确招商方向,继续瞄准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以及济南、青岛等重点城市,加大招商推介力度,举办专题招商活动4次、小分队招商活动50次以上。活化招商方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和在外莱州商会、人才作用,打好委托招商、驻点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组合拳”。抓好招才引智,坚持以产业发展、企业需求为导向,搭建精准引才、合作引才平台,实现项目、产业、人才一体引进,引进高层次人才50人以上。

以更大力度打造发展载体。结合区域特点,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发展载体。经济开发区,逐步拉开国际合作产业园、临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高端装备产业园“一区四园”发展框架。银海化工产业园,加快园区道路、管廊及专用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扩区工作,提高承载能力。城市新区,围绕城市西区、东海神庙、阳光海湾新城,完善道路、学校等基础设施,引领城市向西向海发展。高铁新城,做好功能划分、产业布局,打造城市新门户。石材产业园,探索建设石材加工共享工厂、污染物集中处置中心、专业化物流公司,发展智能加工、现代贸易、高端会展、石材机械等业态。旅游度假区,抓好基础设施完善、规范管理等工作,与港口融合联动发展,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滨海旅游目的地。小型机械装备产业园,按照“整体规划、龙头带动、整合提升、抱团发展”思路,打造以主机生产、零件配套、科技研发为主的小型机械生产基地。黄金产业基地,统筹做好智能矿山、精选冶炼、循环经济、产业协同等板块的规划布局,推进产业向全链条延伸。航空小镇,抓好规划编制,加快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培育航空文旅等配套产业。现代渔业产业园,充分利用华电热能,规划布局集育苗、养殖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渔业园区。

(二)聚心为民,抓牢民生主线,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坚持发展为民、发展惠民,做好重大设施、城市管理、乡村振兴、公共事业四篇文章。

做好基础设施突破文章。抓住群众关注、发展亟需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全面突破。铁路方面,完成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及配套工程,开通铁路客运。全面完成潍烟高铁土地征迁,全线启动主体工程建设,同步做好站前广场、通站道路规划设计,力争开工建设。公路方面,投资4.8亿元,新建北苑西路、化工园区专用路,改建海港线、莱战线等道路。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推进莱牟高速、莱青高速、省道218改线前期工作。港口方面,加强与山东港口集团合作,支持莱州港优化规划布局,推动港产城一体发展。引导朱旺港、海庙港、三山岛渔港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全市港口吞吐量达到3000万吨。水利方面,继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投资3.4亿元,新建改建水厂4座、泵站8座、铺设管线516公里,新增规模化供水村庄255个,实现农村规模化供水基本全覆盖。启动王河综合治理工程,投资8000万元,新建橡胶坝1座,治理河道6公里。开工留驾水库至银海化工产业园供水工程,投资6800万元,新建水厂1座,铺设水管28公里。电力方面,提高城乡供电保障水平,投资5.8亿元,新建500千伏工程1项、220千伏工程3项,新增配变设施32台,铺设线路337公里。

做好城市管理升级文章。突出规划引领,做好重点区域规划编制,坚持建设、管理并重,提高城市宜居水平。树立经营城市理念,以市政公共资源为抓手,统筹做好供水、供气、供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公共场地、闲置土地等公共资源的经营管理,建立出让收益共享机制,促进市政公共资源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加快旧城改造步伐,重点推进21个棚改项目,优先做好群众安置,统筹做好旧村拆迁、企业退城进园。继续按照“统一规划,成方连片”的思路,引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参与重点片区开发。推进城市设施更新,实施重点广场、道路和背街小巷绿化、亮化工程,贯通改造掖县东街等城区道路5条。提升供热保障水平,加快推进中电投集中供热工程,铺设管网16公里,新增供热能力26万平方米。建成启用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和第二污水处理厂,新增日处理垃圾能力1100吨、污水处理能力5万立方米。探讨引进社会资本,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小区管理,推广成立业主委员会,改造老旧小区15个,加快解决历史遗留的不动产登记问题。规范城市秩序,持续开展乱搭乱建、违法改建、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维护文明城市形象。

做好乡村振兴深化文章。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抓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完成老龄、郁闭果园改造2万亩以上,新建示范园9处、形象店10家,助推产业全链发展、一体经营。以市场为导向,扩大大姜、月季种植面积,推进产业“接二连三”。稳定粮食生产,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加强改进乡村治理,提升乡村文明,引导村民讲文明、树新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1.3万场次。完成新一轮农村“两委”换届选举,配齐配强村级班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工作不空档、政策不空白。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

做好公共事业统筹文章。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抓好10方面24项为民服务实事。强化社会保障,继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人员、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全部参保。关爱弱势群体,全面落实低保、助残、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保障政策。做好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工作。扩大就业创业,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创业培训,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0次以上,培训在职职工、下岗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5000人次以上,培育市场主体1.1万家以上,带动新增城乡就业8000人以上。发展教育事业,开工城西区实验学校,启用文峰、金仓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争取高职院校进入上级规划。实施农村办学条件提升二期工程,改造农村校舍8处,新建塑胶操场10个。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各学段均衡发展。提升医疗水平,实施人民医院扩建三期工程,启用人民医院老年病房楼和中医国医养生康复楼。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强化疾病预防和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完善养老服务,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新增养老床位200张以上,改造提升镇街敬老院2处。

(三)聚力筑底,抓牢底线主责,全面提升社会和谐度。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坚守疫情防控底线。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防控要求,坚持“人物同防”,严防疫情反弹,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管好重点人群,对入境返莱人员,严格落实报备、检疫、转运、隔离等防控措施;对国内返莱人员,分类精准做好筛查、报备、检测等工作,确保重点人员全部纳入疫情防控体系和健康检测范围。盯紧重点环节,继续抓好进口冷链食品管控,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冷链三证”不全产品的行为。加强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管控,保证相关货物应管尽管、应检尽检、应消尽消。抓牢重点场所,加强院感防控和隔离点管理,认真落实学校、商超、市场、酒店、车站等重点场所防控措施,守护群众健康安全。做好疫苗接种,科学制定接种方案,全力调度疫苗供给,稳妥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加强宣传引导,引导群众减少内部流动、防止扎堆聚集,养成戴口罩、勤洗手、用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最大限度切断传播途径,消除感染风险。

坚守生态环保底线。牢固树立“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理念,全面开展“1+1+8”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严格落实能源消费“双控”机制,确保完成“减煤”任务。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强化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加强机动车污染管控,落实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防治措施,确保空气质量稳定达标。持续提升水质环境,抓好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继续开展环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河道及黑臭水体治理,确保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达到90%以上、重点流域水质优良率达到65%以上。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围绕机械、铸造、砂石、溴素等重点行业,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加强日常巡查,确保问题早发现、快整改。主动回应群众诉求,及时解决热点环保问题。持续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推进“1+5”土地问题综合整治,“零容忍”遏制占用耕地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严厉打击“大棚房”、非法采矿盗伐等行为,扎实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全力增绿、护绿,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000亩以上,严防森林火灾发生。

坚守风险防控底线。提高风险预判和应对处置能力,及时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抓牢安全生产,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重点行业专项治理,卡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镇街属地责任,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发生。防范金融风险,稳妥推进重点企业重整重组,认真防范化解担保圈和企业流动性风险,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维护信访稳定,加强隐患排查化解,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坚决打击缠访闹访。落实信访积案“一案一卷”制度,全力减存量、控增量。加强社会治理,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实施“天网”三期工程,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强化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全面做好防汛抗旱、防震减灾、海上搜救等应急处置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树立“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大事、不出事”的标准,锻造一支过硬队伍,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强化政治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坚持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开展“八五”普法,强化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积极争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常态化邀请政府法律顾问和利益相关方参与政府议事决策,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进一步规范各行政执法机关执法行为,建立行政复议应诉通报制度,确保涉案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

倡树实干作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各级有关要求,驰而不息纠治“四风”,进一步精文减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倡树“抓发展、抓服务、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健全政府工作目标管理、督查问效机制,严肃惩处庸懒散、推绕拖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畅通社情民意渠道,整合12345政务服务热线、企业“接诉即办”业务,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保持清正廉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警示教育和制度约束,提高廉洁从政的自觉性,真正让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抓好政府采购、土地出让、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全程审计监管,从严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全力做好“三保”工作,以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莱州市委坚强领导下,持续强化狠抓落实的作风、勇于担当的精神、攻坚突破的勇气,奋力实现“十四五”精彩开局,用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原标题:莱州市人民政府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来源:http://www.laizhou.gov.cn/art/2021/2/22/art_44809_2924584.html?xxgkhide=1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事业单位<

招考信息

招聘公告 职位表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考场考点 成绩查询 面试公告 资格复审 面试成绩 体检通知 录用公示 信息汇总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