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面试 >

2021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恰当引用名言警句,为面试作答增色

中公教育 徐宇霖 2021-08-02 14:54:13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2022国家公务员笔试备考已开始,为了帮助大家提早备考,临沂中公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特整理了国考面试备考资料,包含:近期时政热点、面试备考技巧等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顺利备考。下面为大家分享2021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恰当引用名言警句,为面试作答增色


面试过程中,很多考生会觉得答题语言特别口语,总觉得语言表达“词汇枯竭”。针对这种情况,若考生能恰当引用名言警句,便会让面试官在考场“看见”你的文化能力,为面试作答增色。在这里,中公教育给大家列举一些面试中可以恰当引用的名言警句。

一、奋斗类话题

“奋斗”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强调的核心命题,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继续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的精神动力,也是面试题目作答中经常能运用在哲理类题目或论述自身践行中常用的话题。

1.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出自于毛主席诗词中的名篇《七律·到韶山》。“敢”字,正体现了一种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换”字,则体现了人民改天换地、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壮举。体现了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不怕牺牲、改天换地的伟大奋斗精神。

例如我们在引用疫情中医务工作者等人员的奉献付出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奉献甚至牺牲的基层党员干部等事例中便可运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脱贫攻坚战中,正是在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下,基层党员干部们扎根基层,不断奋斗,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

2.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这句名言原话是:“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它的意思是:堆山这件事,始于一筐土,而最后却能成千丈的高山;而凿井这件事,也不过开始于三寸的小坑,最后却能形成万仞的深井。它其实是比喻有价值的人生要经过坚持不懈的点滴的积累,只要能够坚持不懈,只要能够持之以恒,这样就一定可以成就事业、成就人生。

例如在谈到如何做到奋斗中,我们就可以引用这句名言来谈践行,体现出奋斗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

二、以人民为中心话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在近两年以人民为中心的话题考察也频频出现。面试中论述名言警句类型题目或涉及服务型政府话题中皆可结合。

1.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它出自于《礼记》的《大学》篇。众就是人民。所以这句话说的就是得到人民就会得到国家,失去人民也就会失去国家。

例如在论述名言警句或哲理题目中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服务等内容时可以引用该名言。

2.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意思是我们这些州县里的小官吏,对于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牵动着感情。这首诗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喜欢的一首诗,所以他在很多场合都引用过,这也正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爱民和为民的心声。

例如在人物品质类题目中若有服务人民的精神或在题目践行中提到树立为民服务之心中都可引用。

三、担当类话题

党员干部能否担当责任在面试综合分析题目中也经常出现,常考到社会现象中党员干部担当意识的缺乏、名言警句哲理题目中责任担当的理解等。

1. 为官避事平生耻

把当官避事看成平生的耻辱。在其位就得谋其政,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

例如为官避事平生耻,题目中个别党员干部面对问题推诿责任的现象正是不敢担当的体现。

2. 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

在狂风之中,才知道哪根草是最坚韧的,在困难之中才知道谁是最可信任的。困难的时候顶得上,危险的时候立得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6月28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引用了这句话。希望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和真金。

名言警句的话题类型当然还有很多,大家可以通过《平 “语”近人》、《习近平用典》等节目或书籍来做更多话题类型的积累。当然,积累只是第一步,要想在面试答题中将其运用好,更需要将名言警句的内涵结合题目话题类型恰当引用,灵活作答。事者,生于虑,成于务。祝愿中公教育的每一个考生能够实现梦想。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国家公务员<

招考信息

考试公告 考试大纲 职位表 考试时间 报名入口 缴费确认 准考证打印 考务安排 成绩查询 分数线 面试名单 资格复审 调剂职位 体检体测 递补公告 录用公示 补录公告

报考指导

报考指南 报名人数

阅读资料

综合指导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经验分享

考试题库

行测 申论 面试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