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

首页 > 专升本 > 考试题库 >

2022山东临沂专升本模拟题:语文(2)

临沂中公教育 2021-09-14 16:45:07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2022年山东专升本考试备考进行中,试科目为4门公共基础课,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好地梳理学习的知识,临沂专升本考试网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本页面。


6.下列文章中,以事件为记叙线索的是( )

A.《北京的春节》 B.《狱中杂记》

C.《廉颇蔺相如列传》 D.《柳敬亭说书》

【答案】B。

【解析】B项,《狱中杂记》材料繁富,错综复杂,人物众多,作者善于选择典型事例重点描写,“杂”而有序,散中见整,中心突出。全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段,自开头至“皆轻系及牵连佐证法所不及者”,写刑部狱中瘟疫流行情景,揭露造成瘟疫的根源。第二段,自“余日”至“于是乎书”,写刑部狱中系囚之多的原因,揭露刑部狱官吏诈取钱财的罪恶。第三段,自“凡死刑狱上”至“信夫”,写行刑者、主缚者、主梏扑者心狠手辣,揭穿刑部狱敲诈勒索的黑幕。第四段,自“部中老胥”“至人皆以为冥谪云”,写胥吏放纵主犯,残害无辜,主谳者不敢追究,揭露清代司法机构的黑暗与腐败。第五段,自“凡杀人”至结尾,写胥吏狱卒与罪犯徒勾结舞弊,揭露刑部狱成了杀人犯寻欢作乐牟取钱财的场所。以事件为记叙线索,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的司法机构的腐败与恐怖。

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用了( )

A.对比手法 B.比喻手法 C.拟人手法 D.象征手法

【答案】A。

【解析】A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以乐景衬哀情,情景反衬,在情景的对比中表情达意。

8.鲁迅《风波》通过辫子风波从历史的层次揭示了( )

A.农民阶级的落后、保守、麻木 B.农村妇女的保守无知

C.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D.资产阶级的投机性

【答案】C

【解析】C项,《风波》这篇小说通过描写张复辟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问题的风波,深刻地揭示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表现了农民阶级的愚味、落后、保守和精神上的麻木,昭示了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唤醒民众。

9.艾青《我爱这土地》一文中,“暴风雨”象征着( )

A.诗人自己 B.侵略者和反动势力

C.革命大潮 D.劳动人民

【答案】B

【解析】B项,《我爱这土地》的写作背景是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暴风雨”比喻侵略者和反动势力。

10.茅盾《香市》中多次写到从前农村还是“桃源”时候,这里的“桃源”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

A.比喻 B.借代 C.反讽 D.象征

【答案】D。

【解析】D项,“桃源”指半封闭式的,受外界经济、政治和战争影响较少的农村,象征着作者记忆中农村的美好景象。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专升本<

招考信息

报考指南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