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阅读资料 >

2021年临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

临沂中公教育 2021-09-20 10:53:45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为了帮助大家能够更好地备战教师资格考试,临沂中公教育小编特整理了2021年临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更多考试资讯请关注临沂教师招聘微信号(linyijs)。


在教师资格考试当中,这部分的内容是,往往会以选择题反选的形式出现,需要考生理解并识记。

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幼儿发育从幼稚到成熟不是间歇式、跳跃式的过程,而是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又分为若干阶段,这些阶段之间相互联系,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发育的基础,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发育的延续,如果前面阶段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后面阶段的发育。

2.生长发育的程序性

身体的各个部位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程序。例如,在胎儿期的形态发育是头部领先,其次为躯干,最后为四肢。再如,婴儿期的动作发育也遵循"头尾发展的规律",即首先会抬头、转头,然后能翻身、直坐,最后才会站立、行走。从出生到成人的发育过程中,头只长了1倍,躯干增长了2倍,上肢增长了3倍,下肢增长了4倍。

3.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发育速度曲线并不是随年龄呈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上升的。在整个生长发育时期,全身和大多数器官、系统有两次生长突增高峰,第一次是在新生儿时期,第二次是在青春发育的初期。

4.生长发育的相互关联性

生理的发育与心理的发育密切相关,即生理发育是心理发育的基础,心理的发展影响生理的功能。生理的缺陷会引起幼儿心理活动的不正常,如身材矮小或斜视、耳聋、口吃的幼儿常会产生自卑感。心理的状态也会影响生理的发育,如幼儿情绪不好时,消化液分泌会减少,使食欲减退,影响幼儿的消化和吸收。

5.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

虽然幼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但是由于每个幼儿的先天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条件并不完全相同,因而无论是身体的形态还是机体的功能都存在个体的差异。

例题:1.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区,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B )规律的反应。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考试公告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公告 资格认定公告 考试动态 信息汇总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