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二批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为2020年1月4日-5日,根据考试交流群的学员回顾,为方便广大教师资格面试考生考试,临沂中公教育特此整理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解析汇总。以下是2019下半年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二批。
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高中思想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哲学思想、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到现在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探讨哲学已经几千年了,也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哲学流派,他们往往会抱着某个问题争论不休,从而使得哲学领域出现“百舸争流”的思想,但哲学家们争来争去,最终都要回答一个共同的基本问题,从而将思绪纷繁的哲学派别化为两大对立的阵营,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我们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课堂探究: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
探究提示: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如宇宙、人生、思维等,但是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思维与存在也可以用“意识和物质”两个词语进行替换。
教师:大家想想,你觉得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着谁?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提问:物质和意识,谁为“第一性”?到底是谁决定谁。
根据学生们的不同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两种看法。凡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我们说它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我们认为它是唯心主义的。这样哲学就分成了两大阵营。
教师追问: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和大家谈宇宙飞船、航空母舰、高铁动车的时候,大家脑海中是不是会大体浮现出它们的形象啊?比如航空母舰体积非常大,可以运载飞机火箭等。这些想象就是我们哲学上说的意识。如果我现在跟秦始皇、汉武帝讨论这些,他们的脑海中会有这样的反映吗?
从这里看,大家觉得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呢?是谁决定谁呢?
学生回答: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教师提问:“同一性”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的意识能否正确认识物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观点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老师点评总结:根据我们班同学的三种看法,认为意识可以正确认识物质的,属于可知论者;凡是认为意识不能正确认识物质,属于不可知论者。当然也有些同学是两者观点都有,这种同学我们把他称为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者。
教师提问: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庄周梦蝶。
睡着了会做梦,这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正常人都能分清梦和现实,不会把它们混淆起来。如果有谁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继续把自己当作蝴蝶,张开双臂整天在花丛间作飞舞状,大家一定会认为他疯了。然而,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名叫庄周的中国哲学家,有一回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刚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这么看来,庄周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便是: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象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庄周对此显然是怀疑。在他看来,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但是庄子的本意却是由此进一步推理,得出人实际上是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哲学理论。这就是不可知论。
环节三:巩固提高
课堂练习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唯物和唯心的关系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其中,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作业:课下搜集一些不同派别哲学家的一些名言,能够体现其哲学思想。下节课和同学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参考答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将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二,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我们可以分为可知论、不可知论以及不彻底的不可知论等。
2.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别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设计。
【知识目标】
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
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问题。
【能力目标】
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能力目标】
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高中思想政治《商品的基本属性》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视频展示】多媒体播放视频:中国各大港口进出口商品快速增长和华为手机越来越受到国外消费者的欢迎。教师提问:这些商品都有什么样的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都感受到了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商品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国外消费者的欢迎。我国的商品都是广大劳动者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商品到底有哪些基本属性和特征呢?下面我们进入《商品的基本属性》的学习,一起去寻找答案。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商品的含义
【情境展示】四幅图片:A.阳光 B.家里用的自来水 C.超市货架上的物品 D.妈妈给我织的毛衣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判断某一物品是否是商品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判断一种物品是否是商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第二,必须是用于交换。
2.商品的使用价值
【活动展示】教师多媒体展示超市内各大商品的图片,并提问学生:我们去超市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师总结】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通俗的说——有用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即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商品的质量。也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因素——物美。同时,我们也会考虑商品的价格因素,即价廉。
3.商品的价值
【情景展示】超市中不同商品,标价不一样,普通消费品和高档耐用品价格差距很大。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问题:这些商品为什么价格有差距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人们耗费了一定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即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环节三:巩固提高
【活动展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积极讨论,学生自行判断,并发表看法。
【教师总结】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作为商品,它必须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二者缺一不可,商品的价值不能离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随机对本课重点内容进行提问。
拓展作业:找到自己生活中的案例或者是物品来进行判断是否是商品。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如何理解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参考答案】
作为商品,它必须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二者缺一不可。作为商品,它的价值不能离开使用价值。价值是抽象的东西,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在具体的物质上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作为商品,它的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凡是商品必然有价值,如果一个物品只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也就不能称其为商品。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说说本节课你是如何导入的。
【参考答案】
我将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中国各大港口进出口商品快速增长和华为手机越来越受到国外的消费者的欢迎。提问学生:这些商品都有什么样的特征?同学回答,谈谈自身体会,我进行总结引导: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都感受到了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商品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国外消费者的欢迎。我国的商品都是广大劳动者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商品到底有哪些基本属性和特征呢?下面我们进入《商品的基本属性》的学习,一起去寻找答案。
这样的教学设计新颖直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高中思想政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我将通过展示几幅体现少数民族特色的图片,让学生回答图片表现的是哪个民族。
导入实录:各位同学,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展示几幅少数民族生活的图片,大家看看图片反映的是哪个民族呢?……同学们都认出了这几个少数民族,看得出我国有很多的少数民族,一共55个,那我们该怎样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民族平等原则
过渡:我们来一起看一组变化,寻找其中的原因。
我将展示旧西藏藏族人民受压迫、少数民族干部数量增长和少数民族人大代表选举的图片。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少数民族的地位能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因为民族平等,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然后引出民族平等的提出依据(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都为祖国的文明做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2.民族团结原则
过渡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是整个国家保持了和谐与稳定,各民族之间和睦共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呢?首先我们看一下国外的民族问题。
我将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探究俄罗斯的车臣问题的启示,并引导学生想一想俄罗斯的民族政策。
通过小组讨论的活动,从反面的例子向学生展示如果民族不团结将会有什么的恶果,并让学生思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师指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总体和谐,各民族能和谐共荣,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
教师小结:正是由于坚持民族团结原则,社会才会稳定,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统一,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新中国实施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实施这样的原则会形成怎样的结果呢?
我们看一下教材中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并思考:为什么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学生回答,就是为了实现民族的共同繁荣。
多媒体展示、对比解放前的西藏生产力状况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后西部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学生有怎样的体会?
学生体会:确实实现了大幅度发展,生产力大大提高了。
教师引导:这就体现了我国的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西藏实现历史性的跨越,离不开中央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援助。“十一五”规划期间,中央对西藏投资770多亿元,支援建设的项目达180个。“十二五”规划中,中央计划投资3300亿元,支援重大建设项目计划226个。
4.三个原则的相互关系。
同学们回顾一下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进一步设问:如果三个原则缺少任何一个,将会有什么影响?学生分小组,分别讨论缺少一个原则的后果。
代表发言,老师总结三个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物质基础。
环节三:巩固提高
欣赏歌曲《爱我中华》,让学生说出感受。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了在处理民族关系时,我们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平等的原则,对于我们青年来讲,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坚持此原则,为促进民族大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业:结合我国最近发生的新疆暴乱事件,谈谈你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理解,可以搜集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如何理解民族平等原则,如今实现了吗?
【参考答案】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民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各少数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在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与文字的的权利,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这些都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但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还将客观存在。我国建立了自治区,各民族在全国人大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和席位,说明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民族平等。
2.教学过程中你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
【参考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我改变传统的教师单纯讲授的教学方法,坚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中更多地去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多去探索,选用适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进行本课的学习。
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出示能够表现少数民族鲜明民族特色的图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辨别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引出本课话题。在讲授“民族平等”环节,我出示的旧西藏藏族人民受压迫、少数民族干部数量增长和少数民族人大代表选举的图片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会到了我国少数民族地位先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并通过展示国家提高少数民族政治地位的政策及事实材料,通过数据和文字图片让学生深刻体会我国民族平等今天所取得的进步,我国政策的优越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采用了讨论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整个过程中只是对学生进行引导,推进课堂学习的顺利进行。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谨记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点击进入>>>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解析汇总
关注临沂教师招聘微信号(linyijs),及时获取重要考试资讯,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临沂教师资格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