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临沂教师招聘模拟测试卷(历史)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战临沂教师招聘考试,临沂中公教育小编特整理了临沂教师招聘阅读备考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本期内容:2020年临沂教师招聘模拟测试卷(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论述了古代王权的演变情况。他认为,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上述分析说明( )。
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封建社会的君臣政治。
B.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
C.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
D.西周的君主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
2.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在成帝去世后,一立年幼庶孙哀帝,再立九岁庶孙平帝,三默认王莽立仅两岁的孺子刘婴为皇太子。材料说明( )。
A.皇位继承中宗法观念已经崩溃。
B.君主专制制度事实上开始动摇。
C.太后临朝称制有利于政权延续。
D.太后立幼是权力斗争激化表现。
3.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为解决这样一问题,明太祖( )。
A.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C.设立内阁分理政务 D.设立宰相分理政务
4.有文献记载:九品中正制之设“盖以论官吏优劣,非为士族高卑”,“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尤有乡论余风”。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
A.以官吏实绩对官吏进行优劣评定。
B.曾经被世族门阀所控制。
C.遭到了当时很多人的反对。
D.一度以德才为主要依据,不注重家世门第。
5.曹操创立屯田制,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到了曹丕时期,“屯田区和郡县并置,典农本人的身份已不再是带有军事性质的农官,而是和郡守、县令(长)一体看待的地方行政官员”。这种变化说明( )。
A.屯田制度成功实现转型 B.地方行政权力不断扩张
C.中央集权得到有效维系 D.军事职能范围逐渐缩小
6.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二”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 )。
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出现。
③松江地区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④农村专业生产区逐渐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④
7.“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这是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誓词。这体现了( )。
①推翻专制统治的要求 ②建立中华民国的目标
③维护人民利益的愿望 ④追求民族独立的期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尽管日军连续3天以飞机往复轰炸,但由于张自忠军队将士奋勇御敌,日军始终未能越过(山东)临沂半步,有效滞缓了日军第5师团主力南下的攻击前进。”这是抗日战争中某次大规模战役的片段叙述。这次战役是( )。
A.太原会战 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
9.《古城新情调》一文写道: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解放亦是生活的向上,王府百货店挂起了庆祝和平解放的大标语。文中情景发生于( )。
A.淮海战役胜利后 B.辽沈战役胜利后
C.渡江战役胜利后 D.平津战役胜利后
10.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
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
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11.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
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12.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演说指出不能将康有为主张复辟归结为“违背孔教国国民之心理”,他说:“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陈独秀意在( )。
A.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
B.阐明用懦家思想治国才能得民心。
C.为康有为的复辟寻找理论依据。
D.指出儒家文化与共和制度不相融。
13.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双方国民皆有彼方“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与从事商业、工业、文化教育、宗教等各种职业的权利。1949年10月,美方享有的此权利在大陆被废止。这体现的外交原则是( )。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求同存异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4.1957年的《山那面人家》中说:“青春、健康,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无一不是她们快乐的泉。”这里的“农业社”是指( )。
A.人民公社生产组织 B.农民个体经济组织
C.农村基层行政组织 D.农业生产合作组织
15.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共“十一大”(1977年)至“十四大”(1992年)四个报告中的关键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二、判断题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西汉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国并行制,其长官一般由皇帝任免,加强了中央集权。( )
2.中共“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
3.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一切官职。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公民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 )
4.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结束了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的职权,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
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不具备民主政治的特征。( )
6.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了第一批近代民族工业,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 )
7.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草市”也更加普遍,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
8.到21世纪初,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
9.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不承认上帝的存在,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
10.乾隆年间京剧开始形成,同治、光绪年间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有人认为:封建社会里,在郡县制之下的臣子,就像给企业打零工的普通工人;而在分封制之下的臣子,就像拥有企业股份的员工。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优缺点来论述上述观点的合理性。
2.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伴随着旧士族消亡过程的是新型士人阶层的成长。科举培育出一种意义深远的“文人文化”。……士人们积极构筑种种非“先赋性”的关系网络,联结他们的纽带是多元的,诸如同学、同年、同僚、同乡以至同道之类的关系。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诸多事物的运行过程。……胸怀“天下”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旗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这一群体的认识及行为,通常倾向于维护中央集权;而其力量的崛起,客观上又构成了对君主专制的制约因素。
——摘编自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当资本主义的浪潮席卷西方并猛烈冲击东方的时候,自觉的、强烈的时代意识是新知识分子群体得以产生的思想契机,也是他们区别于社会其他阶层的明显特征。“仁义礼智”被“奇技淫巧”打得落花流水,明智的知识阶层开始检讨传统学术的价值,摒弃了偏见与无知,新知识分子群体在传统中学的根基上,积极地、有选择地吸纳西学。……中国古代士人素来以治国平天下为自己的学术成就与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在新的时代文化背景下,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双向的角色认同。一方面他们继承并发扬士大夫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传统,另一方面他们又萌生与政治决裂、向知识回归的自我意识。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新型士人阶层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这一群体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特征,并分析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历史作用。
2.长城与丝绸之路,看似两个理念上截然矛盾的历史现象,却神奇地统一于古代中国北方地区,并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长城学者罗哲文指出:关于长城的功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然而,长城还曾有保护通信和商旅往来的对外开放功用。从秦朝开始,长城和烽燧是保证域内交通大道畅通的重要条件。汉代打通了西域的交通大道,长城烽燧正是沿此道修筑,使节往来,商旅往还都是走的这条大道。
——李杨《罗哲文破解长城三大“历史误会”》
材料二 在海运尚不发达的古代,一条“丝绸之路”把欧亚非三大洲联系在一起……它在不同的文明之间搭起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发展。……宋代,西北地区掌握在西夏政权手里,陆上通道受影响,海上贸易因而兴盛。
寒冷的明朝和清朝前期,中国一直处于封闭自守的状态,清朝中后期对新疆的再一次掌控,形成了再一次打通丝绸之路的可能性。
——整理自张国刚《宏观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姬轩亦《国祚密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汉代长城沿着“西域交通大道”向西最远延伸到当时的何地?
(2)陆上“丝绸之路”自宋元受阻以来,“再一次打通丝绸之路的可能性”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下面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作答:
①列出唐代中国与西亚地区在文化方面交流的重要例证。
②简要说明宋代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和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主要原因。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1)材料一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
(4)材料四中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内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在当时雅典40多万人口中,只有4.2万人享有公民权,其中经常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只占公民总数的1/6左右,其余9/10的居民,包括11.5万奴隶、2.85万外邦人和占人口一半的妇女,都被剥夺了民主权利,据此,该观点认定雅典民主仅仅是奴隶主阶级的少数人民主,从而给予了否定和批判。
很显然,这种以现代普选制民主为参照系的结论是有悖于历史主义原则的。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看,民主本是一个逐步扩大的长期缓慢的过程,即使作为民主宪政先行国的英国,晚至1831年时也只有土地贵族和商业贵族才拥有选举权,人数仅占全国人口的4.4%。选民比率还不及古代雅典的一半。因此客观地说,在2500年前能有1/10以上的居民享有民主权利已经难能可贵了,……确信雅典是19世纪以前世界上最为民主的政治制度。
——程汉大《雅典宪政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材料二 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是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遇上这种情况,适用什么法律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雅典民主政治两种不同的观点。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写出一种观点的理由即可)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十二铜表法》制定的原因。罗马人怎样解决“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的问题?简述罗马法对近代的影响。
相关链接>>>2020年临沂教师招聘模拟测试卷答案(历史)
相关推荐>>>
关注临沂教师招聘微信号(linyijs),及时获取重要考试资讯,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临沂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