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上午】
2020下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上午】,为帮助大家了解临沂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试题内容,临沂中公教育特别整理了此页面。更多考试资讯请关注临沂教师招聘微信号(linyijs)。
高中语文《朗诵》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语文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进行朗读课文的活动,那么大家想一想朗诵和朗读一样吗?都有哪些区别?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朗诵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朗诵》。【板书《朗诵》】
(二)揭示主题
导入语:在这秋高气爽的上午,我看见同学们高兴地笑了起来。
同学们,这句话中,你听出谁高兴地笑了起来?(学生自由回答)
总结:两种理解,因为停顿不同。一种是我看见同学们/高兴地笑了起来;一种是我看见/同学们高兴地笑了起来。不同的停顿会表达不同的意思,朗诵也是一样的,要注意停顿、语调等。
(三)要点指导
1.感受朗诵:
多媒体播放《沁园春·长沙》朗诵视频,学生通过聆听感受朗诵风格。
学生进行朗诵。(其他同学点评)
2.通过展示不同朗诵,学生进行对比,明确朗诵要求与基本表达手段。
①停顿(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板书:朗诵技巧、停顿】
如《雨巷》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再如《再别康桥》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②重音、语调、语速、节奏
如《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板书:重音、语调、语速】
(四)场景模拟
举办朗诵大赛,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由选取自己喜欢的诗词分享朗读。(朗诵要求:发音正确,吐字清晰。语速适当,用心感受。语调生动,轻重适宜。)
(五)评价拓展
学生之间进行互评,老师整体进行评价,总结问题与改进办法。
(六)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所学内容,结束课堂。
作业:课后尝试多练习不同类型的朗诵,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这节课你是如何进行揭示主题的?
【参考答案】
本节课我是以谈话的方式来进行揭示主题的。首先,我以“在这秋高气爽的上午,我看见同学们高兴地笑了起来”这样一句话,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紧接着,我顺势向同学们提出了问题“这句话中,你听出谁高兴地笑了起来?”这个问题直接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激发了同学们的思维。最后,我总结学生的发言,发现不同的停顿表达不同的意思。朗诵时同样也要注意停顿,顺利揭示主题。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发现一个小小的停顿竟然能产生如此神奇的变化后会更加认真地学习新课,同时也遵循了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这个活动还能让学生初步感受朗诵的技巧,更好地融入本课的学习氛围,为下文学习朗诵的技巧做铺垫。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2.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
【参考答案】
朗诵有利于帮助学生感受文章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节奏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朗诵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朗诵能力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朗诵时的情感。
①要读得好,有感情地读,首先要会读,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课堂的时间是非常紧促的,如果完全凭借课堂的时间,让学生从不会读到有感情地读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注重学生的课前朗读预习。在课堂上,我通过教师范读,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再对朗诵技巧进行点拨指导,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自由朗诵,使学生把文章读通,读流利。
②情感是比较虚幻、不易抓住的东西,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情感体验也是不足的。学生的情感体验需要激发,因此,在朗诵时,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在课堂上渲染适当的气氛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听音乐、看视频、介绍作品背景等方式来渲染气氛,感染情绪。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高中语文《师说》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如《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师说》等都属于这一种文体。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韩愈是怎样论述从师这一话题的。【板书:师说】
(二)整体感知
1.多媒体播放朗诵音频,学生仔细聆听,把握节奏。
2.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多媒体出示重点字词。
明确:
学者:求学的人。众人:普通人,一般人。不必:不一定。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韩愈为什么要作《师说》送给学生李蟠?本文的中心论点又是什么?
明确:“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三)深入研读
1.自读课文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
明确: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2.阅读“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可怪也欤!”一段文字,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本段有哪几个对比?每个对比中,正确的态度与错误的态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错误态度,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明确:本段有三个对比,第一个是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第二个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则耻师焉”的对比,致使“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第三个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对从师者“群聚而笑之”的对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板书: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对比论证】
(2)几个对比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在段落中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几个对比之间有纵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横比的关系,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本段首句是“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三个对比的顺序与之相应。
(3)每个对比之后,作者都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有关句子的语调相同吗?有什么意义?
明确:语调不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是疑问语调:“……小学而大疑,吾未见其明也。”这是陈述语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是感叹语调,语调富于变化,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3.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明确: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板书:从师重要】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四)拓展延伸
文中提到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明确: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体现出韩愈思想的局限性。
(五)小结作业
小结:结合板书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就其中一种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
以对比论证为例,第二段中对“耻学于师”,文章连续用了三组对比。第一,将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相比,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第二,将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的不通道理。第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进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错误心理,发人深省地指出两种人的地位与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悟。通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从而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批判了不从师的社会风尚,而作者的观点也不言自明了。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2.你还知道哪些以“说”为文体的作品?简要介绍一篇。
【参考答案】
《捕蛇者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散文名篇。文章总共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突出了永州之蛇的特点。开头极力刻画出蛇的毒性异常,令人闻之色变。接下来至“杀三虫”写出了蛇的功用异常。而这也是造成永州捕蛇者命运悲剧的重要原因。
第二部分是写捕蛇者自述悲惨遭遇,笔法曲折,是全文的重心。文章以其乡邻60年来由于苛赋之迫而“非死则徙”的遭遇与蒋氏“以捕蛇独存”的状况作对比,触目惊心地表明“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题。
第三部分是议论和抒情的完美结合。作者听完蒋氏的话后,深受震动。引用孔子的话可谓恰到好处,由“苛政猛于虎”类推出“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乎”这一结论。“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则是作者写作此文的根本目的,从中可看出作者的无奈。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PPT展示千秋“亚圣”——孟子的人物像,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对孟子的了解。
2.教师总结:两千多年前,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学大师赫然而立。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将“仁”与政治结合在一起,提倡“仁政”,行王道,王天下!战国诸侯纷争的时代,他深邃的思想,如皓月当空,划破黑暗的天际。让我们走近这位“巨星”,感受它的“仁政”思想。【板书:寡人之于国也】
(二)整体感知
1.细读课文,思考这场对话的核心话题是什么?
明确:民不加多。(联系时代背景指出“民多”的重要性。)【板书:民不加多】
2.梁惠王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尽心焉耳矣”,那么民必加多。(体会梁惠王的心理,指导朗读)
(三)深入研读
1.梁惠王对“民不加多”有很大的疑惑,梁惠王具体做了什么?为什么会“民不加多”呢?分小组讨论,思考问题。
明确:①河内凶,移民、移粟;②王好战;③违农时,数罟入,斧斤入……;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罪岁。
教师小结:梁惠王之于国,所谓的“尽心”,只是自欺欺人,是“五十步笑百步”。与邻国之君相比,本质是一样的,并没有从根本上爱民。所以,百姓不会往他那里跑。
2.面对如此自负的梁惠王,孟子采用了什么方法加以辩驳?达到怎样的效果?初步感受孟子论辩的艺术性。
明确:采用比喻论证,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其为“以五十步笑百步”,直指梁惠王虐民暴政、穷兵黩武的本质,起到了“请君入瓮”的效果。
3.如何使民加多——分析孟子的说理艺术。
朗读第5、6自然段。孟子“使民加多”的措施分别有哪些?分几步走,每步具体怎么做?说理艺术是怎样的?同桌两个交流讨论学习。【板书:使民加多】
明确:(1)王道之始。
养民——解决温饱问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养生丧死无憾也。
明确:孟子采用了排比的手法,说理环环相扣。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的重要性;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王道之成。
富民——发展生产。
五亩之宅,树桑——五十者衣帛矣。
畜鸡豚狗彘,无失其时——七十者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无饥矣。
教民——兴办教育。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明确:从顺应自然(养民)到主观能动(富民、教民),从物质到精神,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一边是如此令人神往的理想社会,一边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残酷现实,这强烈的对比深深地叩击了梁惠王的内心深处。【板书:实施仁政】
教师总结:孟子善喻,把抽象的仁政、王道思想说得形象生动,并借以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其实啊,在我们的写作当中,如何让说理更令人信服,在合乎逻辑地进行论证的同时,要学会适当地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常用的论证方法。
(四)拓展延伸
学生结合文本与生活实际,思考什么是“仁政”思想。
明确:爱的思想、以人为本。
(五)小结作业
小结:课文所讲的“王道之成”的道理和材料中讲的“仁者无敌”,强调的都是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作业:思考一下,梁惠王会采纳孟子的建议吗?可以写下你的想法,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结合本课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参考答案】
学习兴趣是人们学习情绪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积极地、愉快地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一种最直接的学习动机。本课的导入环节,我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激起学生对孟子及孟子文学语言特色的记忆。这样既可以温故,也能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进而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其次,我主要以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去探讨文言词语的意思,此过程中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攻坚克难,探究正确知识的动力和积极性。
最后,孟子文学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因此,我着重让学生去体味孟子文学的艺术特征以及孟子的政治主张,对于高中生而言,这种深度探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在拓展延伸部分,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孟子的理论主张对当今社会的意义,让文言文与现实世界建立起关联。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学习兴趣。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2.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①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③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