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务员

首页 > 山东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行测 >

2022山东省考行测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之谁话多找谁

临沂中公教育 2021-03-20 14:09:07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2022年山东省考考试备考进行中,为方便考生更好报考,临沂中公教育小编特整理:2022山东省考行测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之谁话多找谁。预祝大家成功上岸!


行测判断推理专项中必然性推理这个部分方法性很强,各种命题的推理规则也有很多,但是一旦大家能够理解消化,这些规则就可以像公式一样直接套用在题目中来直接解题。然而,在朴素逻辑题型中,没有一套可以直接适用的规则,而且题干条件又非常多,考生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着手,这就需要我们从题干条件当中找到突破口去运用合适的方法予以解题。通常,确定性信息、关联性信息都是我们可以作为突破口的地方。今天,中公教育带大家来一起看看在关联性信息中,寻找“转述他人的话”作为突破口这个技巧来解题,也就是谁话多找谁!

【例1】警方询问了三个犯罪嫌疑人,这三个人中有一个人是主犯,讲的全是假话,有一个人是从犯,说的话有真有假,还有一个人是好人,讲的都是真话。询问中问及三个人的职业,回答是:

甲:我是律师,乙是厨师,丙是教师。

乙:我是医生,丙是工人,甲呀,你要问他,他肯定说他是律师。

丙:我是工人,甲是教师,乙是厨师。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

A.主犯是甲 B.主犯是乙 C.主犯是丙 D.好人是甲

【中公解析】A。观察题干可知,无较为确定的条件,但是由乙最后一句为转述甲的话,“甲肯定说他是律师”和甲说的“我是律师”有共同信息,可以以此作为突破口进行解题。由这两句话可知,甲确实说了他是律师,那么乙说的“甲肯定说他是律师”这句话为真,那么乙肯定不是全说的假话,则甲和丙中必然有一人全是假话,则共同信息“乙是厨师”是假话,说明甲丙二人说过假话,则乙的三句话都是真话,此时乙是医生,丙是工人,则丙说他是工人就为真,那么丙就是说话有真有假的从犯,故甲的话都是假话,主犯是甲。故答案选 A。

【例2】某珠宝店失窃,五个职员涉嫌被拘审。假设这五个职员中,参与作案的人永远说假话,无辜者永远说真话。这五个职员分别有以下供述。

张说:“王是作案者。王说过他作的案。”

王说:“李是作案者。”

李说:“是赵作的案。”

赵说:“是孙作的案。”

孙没说一句话。

根据以上的叙述,能推断出以下哪项结论?

A.张作案,王没作案,李作案,赵没作案,孙作案

B.张没作案,王作案,李没作案,赵作案,孙没作案

C.五个职员都参与作案

D.五个职员都没作案

【中公解析】A。通过对题干已知条件的分析,张是在转述王的话“王是作案者。王说过他作的案。”,以此为突破口来解题。参与作案的人永远说假话,无辜者永远说真话,不管是什么身份,都不可能说自己做过案。也就是说,如果王是作案者,作案者说假话,王不会说自己做过案;如果王是无辜者,也不会说自己做过案。所以张说的一定是假话,则王就应该是无辜者,说真话;李确实是作案者,应该说假话;赵就不是作案者,说真话,所以孙确实是作案者。综上,说假话的是张、李、孙,是作案者;说真话的是王、赵,没作案,是无辜者。故答案选 A。

梳理上述例题的解题过程,大家会发现我们主要用到的是假设法,在永真永假问题中,存在永远说真话的人和永远说假话的人,如果在题干信息中存在转述别人的话,我们能够迅速锁定此话为突破口,判断其真假性。中公教育希望各位考生能够通过题目的练习加以巩固,并且也能够举一反三,去分析突破口的关联性信息来解题,相信大家一定可以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以上是【2022山东省考行测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之谁话多找谁】的全部内容,2022年山东省考即将到来,备考步伐需要加快,临沂中公教育为你准备了备考方案>>>2022年山东省考课程,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帮助到你。公考路上迷茫,临沂中公帮你忙!

关注临沂中公教育微信号linyizhonggong,及时了解相关考试资讯,更多信息请访问临沂公务员考试网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山东公务员<

招考信息

考试公告 职位表 考试时间 报名入口 缴费确认 准考证打印 考务安排 成绩查询 分数线 面试名单 资格复审 体检体测 递补公告 录用公示

报考指导

报考指南 报名人数

阅读资料

综合指导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经验分享 公安基础知识

考试题库

行测 申论 面试 公安基础知识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